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-性生活插入屁股射精视频-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-福利姬在线视频国产观看

科技“良方”讓秸稈變廢為寶 破解污染難題

時間:2016-06-17     來源:中國科技網(wǎng)-科技日報
[導讀] 按照就近就地利用的原則,在秸稈產地半徑合理區(qū)域內適當預留田塊場地用于建設秸稈收儲點,推動秸稈收儲大戶、秸稈經紀人與秸稈利用企業(yè)有效對接, 2016年至2018年,遼寧省每年建成100個秸稈收儲點、10個秸稈收儲中心。

    科技“良方”讓秸稈變廢為寶 破解污染難題

    每到夏秋季節(jié),莊稼收獲后的秸稈焚燒一度成為霧霾污染的重要來源。中國工程院院士、沈陽農業(yè)大學教授陳溫福帶領他的團隊研制出小型可移動組合式“炭化爐”,把秸稈炭化還田,既提高了莊稼產量,又有效解決了污染問題,讓秸稈變廢為寶。

    近日,記者在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的金和福農業(yè)開發(fā)有限公司看到,玉米秸稈被切割經過炭化處理后,變成黑色的炭化肥料,裝袋后裝車,運往當?shù)氐姆柿箱N售網(wǎng)點。這家企業(yè)是沈陽農業(yè)大學博士工作站,每天可生產100噸炭基肥,包括玉米肥、花生肥等,由于肥力強,價格低廉供不應求。

    “農民收獲莊稼后,秸稈可以賣錢,使用生物炭肥可以增產,一舉兩得。”陳溫福說,沈陽農業(yè)大學建立了省內首家生物炭工程技術研發(fā)中心,在法庫、彰武、岫巖、遼中建立了4處試點區(qū),并在多地開展了炭基產品示范。

    陳溫福說,過去秸稈制炭設備較大,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,因秸稈運輸成本較高,很難收集集中處理?,F(xiàn)在這一設備研發(fā)成功,變“集中制炭”為“分散制炭”,解決了這一難題。此外,生物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利用生物炭,開發(fā)出多種炭基緩釋肥和土壤改良劑用于還田,可在減少氮肥投入20%的基礎上提高作物產量10%。

    “十三五”期間,遼寧省將進一步提高秸稈肥料化、飼料化、燃料化、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率;鼓勵發(fā)展秸稈生物質發(fā)電項目,鼓勵發(fā)展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、板材、包裝材料、乙醇、淀粉、制炭等產業(yè)。

    遼寧省將利用3年時間,開展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。按照就近就地利用的原則,在秸稈產地半徑合理區(qū)域內適當預留田塊場地用于建設秸稈收儲點,推動秸稈收儲大戶、秸稈經紀人與秸稈利用企業(yè)有效對接,2016年至2018年,遼寧省每年建成100個秸稈收儲點、10個秸稈收儲中心。